對愛德華而言,工作以後,真正比較實用的學科應該是「經濟學」。沒錯!就是經濟學,那個許多人覺得艱深難懂的硬知識。
還記得第一次學習經濟學是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,當時唸物理系的愛德華根本不明白經濟學是什麼,只是在諾貝爾獎中看到了這個科目,心中滿是疑惑,這是什麼科目啊?憑什麼可以佔去一個諾貝爾獎的名額?抱著一種不平衡的心態,我自行到商學院選修這門物理系唯一承認的商學院學分。
一開始學習經濟學,其實跟很多人一樣,看似簡單的觀念,好像都能聽得明白,一旦被老師深入詮釋,才發現學問很大,接著在數學模型中繞兩圈,就開始頭暈目眩,還好當時愛德華有物理系打下的數理基礎,我就非常懷疑用斜率、微分詮釋需求彈性,商學院的學生真的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涵。
兩個學期把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上完,我就渾渾噩噩地結束了人生第一次的經濟課,但對於當時的愛德華而言,經濟學只是成績單上的分數,我根本沒搞懂。直到日後考研究所時,我才實實在在地讀完一次經濟學,那時候的我把經濟學歸納為一張圖(如下圖)。
這張圖既不困難,也不陌生,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!
紅色的線是供給線,當某物價格越高,供給量會隨之增加。
藍色的現是需求線,當某物價格越低,需求量也隨之增加。
綠色圈出的點就是均衡點,P*與Q*則是市場最後的均衡價與均衡量。
是不是很簡單,幾句話就講完這張圖,而這就是我徹底學透經濟學的結果,但卻也是第一次學經濟學唯一記得的東西,但當我弄懂經濟學之後,這張圖卻有全然不同的意涵。
從這張大家都知道的供需圖形,愛德華列出以下的經濟學心法:
1. 其實整個經濟學都在找P*和Q*
經濟學沒有很厲害,說穿了就是假設出市場狀態,然後建立模型,接著利用模型去推導出市場均衡點,如果人們不在乎價量關係,經濟學就毫無價值了。
2. 為何需求線一定是左上右下 (用比較專業的術語,需求線為何負斜率)
在個體經濟學中,有一個大單元叫做「消費者理論」,整個單元就在推導需求線,但因為需求線的推導非常複雜,而且牽涉到許多正常人不會用到的名詞,所以很多人念完這個單元就放棄了,沒放棄的人讀完這個單元也不知道他的目的在推導需求線。
3. 左下右上的供給線如何推導出來 (供給線為何正斜率)
在個體經濟學中,有一個大單元叫「廠商理論」,目的就是在推導供給線,廠商利用邊際成本決定自己的生產量,之後將廠商的生產量水平加總,就得到市場的供給線。
4. 各種市場的均衡點都一樣嗎?
個體經濟學最後就在討論四大市場的均衡點,分別是完全競爭市場、獨佔市場、寡佔市場、壟斷性競爭市場,不同的市場具有不同的前提條件,這些市場的生產量有不同的決定方式,當然P*與Q*的推導方式就不同。
5. 總經與個經是同一張圖
第一次學完總經與個經的人,一定會有一種疑惑,這兩個東西有關嗎?
其實總體經濟學一樣是上面那張簡單的供需圖,只是價格換成物價、數量換成國民生產毛額,這就是總供給-總需求的模型(AD-AS模型)。如果能夠理解這一點,就會明白經濟學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還記得第一次學國民生產毛額(國民所得會記帳)時,我還不清楚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,如果學習者能明白它背後的意涵是為了與供需模型中的數量Q進行換算,就比較容易理解。
總體經濟在處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問題,就如同之前所說的,所謂的經濟問題就是求解P*與Q*,但一個地區的產品那麼多,如何把生產一台電視、生產一斤白米、提供一次美髮服務的數量加總在一起?如果這些不同的產出無法加總,畫在供需圖中然後求P*與Q*,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就只好用國民生產毛額代表所有產品數量的加總,使得一個國家的供需圖得以一併解決,這就是總體經濟學的基礎。
好吧!經濟學是不是很簡單,不就是一張簡單的供需圖而已,經濟也沒有那麼偉大,不就是求解P*與Q*的過程,不要害怕經濟學,才能夠學好經濟學,其實所有科目皆然。
在許多國家級的考試中,經濟學都是一個吃重的科目,很多考生在進考場前,其實都已經放棄這一科了,而這個科目一旦放棄就沒有靠運氣得分這回事,換言之,只要能夠掌握這一科,就是拉開與其他對手考試分數的契機。準備經濟學很容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的迷途中,愛德華建議考生,學習經濟時記得時時掌握這篇文章所提到的心法,就有機會融會貫通,甚至可以說,掌握了心法就算沒有細讀經濟學的內容,也有機會拿到基本分。我試著與一些考生分享過這個心法,真的很會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至少他們不會想放棄經濟學了。
留言列表